
IB 语言习得课程(PYP-MYP-DP)目标、评估标准、教学设计建议与任务示例(中英文对照)
IB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gram (PYP-MYP-DP) objectives, assessment criteria, teaching design suggestions and task examples (Chinese and English)
一、PYP Language Acquisition (小学阶段)
▶ 课程目标 Aims
简体中文 | English |
---|
培养中文的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 | Develop listening, speaking, reading, and writing skills |
形成跨文化理解力 | Develop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|
能在日常生活中较为清晰地使用语言 | Use language confidently and purposefully |
激发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| Encourage enjoyment of language learning |
建立语言与探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| Link language learning to transdisciplinary inquiry |
▶ IB评估方向 IB Assessment Focus
- 基于探究(Units of Inquiry)下语言应用
- 学生口语、识字、理解、表达等多维发展
▶ 教学设计建议 Teaching Notes
- 通过故事、儿歌、游戏等方式丰富词汇和表达
- 注重拼音识字与常用语句的实践表达
- 配合六大探究主题,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表达
- 运用视觉支持(图卡、图表)提升语言输入
- 设置多感官任务促进学习(如角色扮演、动作游戏)
▶ 教学任务示例 Task Examples
单元主题 | 任务设计(中文) | Task Design (EN) |
---|
家庭 | 画出家庭树并介绍每位成员 | Draw a family tree and introduce members |
饮食 | 制作中餐与西餐的菜单并口头介绍 | Create a menu and orally present dishes |
环保 | 设计环保海报并配一段口头讲解 | Design an eco-poster and present it |
▶ ATL技能关联 ATL Skill Mapping
- 沟通技能 Communication: 听说配合、小组讨论、故事复述
- 研究技能 Research: 图片查找、关键词收集、观察记录
- 自我管理技能 Self-Management: 时间安排、任务自我评估
- 社交技能 Social: 合作配对任务、同伴反馈
- 思维技能 Thinking: 分类、预测、简单比较与推理
▶ 中文教学特别注意事项
- 注重识字策略,如利用图像、部首分类、形声字归纳帮助识字
- 加强口语交际练习,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中文
- 将中国文化元素(如节日、服饰、礼仪)融入探究主题中
- 在识字初期结合动作、图像帮助语义理解
- 指导学生遵循现代中文横排书写规范,注意格式整洁与书写美观
二、MYP Language Acquisition (MYP 1-5)
▶ 课程目标 Aims
简体中文 | English |
---|
培养使用目标语言的技能 | Develop skills to communicat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|
增强文化理解 | Gai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|
培养语言信心与独立思维 | Foster confidence and independence through language |
掌握在不同语境下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| Express ideas and opinions in varied contexts |
发展不同文体与文本类型的理解与创作能力 | Understand and create diverse text types |
▶ IB评估标准 Assessment Criteria
标准 | 内容(中文) | Criterion (EN) |
---|
A | 理解口语和视觉文本 | Comprehending spoken & visual text |
B | 理解书面和视觉文本 | Comprehending written & visual text |
C | 书面表达 | Communicating in writing |
D | 口语表达 | Communicating orally |
▶ 教学设计建议 Teaching Notes
- 依据语言阶段分层:Emergent/Capable/Proficient
- 利用真实语境任务:广告、采访、对话、电子邮件
- 融合跨文化元素:传统节日、习俗、饮食文化
- 运用图文、音视频、角色任务等多模态输入
- 强化功能性语言使用:请求、表达偏好、讲述经历等
▶ 教学任务示例 Task Examples
主题 | 中文任务 | English Task |
---|
饮食文化 | 介绍家乡特色美食并比较中外饮食差异 | Present a hometown dish and compare Chinese vs Western eating habits |
家庭结构 | 撰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庭与角色分工 | Write a letter introducing your family structure |
环境保护 | 拍摄一段短视频宣传环保行动 | Film a video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|
▶ ATL技能关联 ATL Skill Mapping
- 沟通技能 Communication: 条理表达、口头报告、逻辑书写
- 思维技能 Thinking: 比较分析、中外文化对照、观点支持
- 自我管理技能 Self-Management: 任务拆解、目标设定、自我检查
- 研究技能 Research: 多渠道信息搜集、引文整合、图文表达
- 社交技能 Social: 合作写作、同伴问答、小组反馈
▶ 中文教学特别注意事项
- 突出汉字结构教学与识字策略(如偏旁部首)
- 关注中文书写的结构与排版(如横平竖直、格式正确)
- 引导学生将语言学习与中华文化、传统节日相结合(如春节、中秋的习俗用语)
- 鼓励使用图表、关键词笔记法等工具提升语篇理解与表达力
- 强化学生对中国地理、历史常识的语言认知输入
- 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本类型(说明文、议论文、叙述文)的结构特征
三、DP Language ab initio(SL)
▶ 课程目标 Aims
简体中文 | English |
---|
建立基础语言技能(听说读写) | Develop foundational skills in listening, speaking, reading, and writing |
能在熟悉场景中进行基本交流 | Communicate basic information in familiar contexts |
探索文化背景与语言使用的关系 | Explo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|
▶ 评估方式 Assessment Components
组件 | 内容 | 比例 |
---|
Paper 1 | 写作两篇实用类文体 | 25% |
Paper 2 | 阅读与听力理解 | 50% |
Individual Oral | 基于图片与文化对比的口语评估 | 25% |
▶ 教学任务建议 Teaching Notes
- 采用主题式教学(如“我的日常生活”、“家庭与朋友”、“节日与庆祝”)
- 使用交际型任务设计:点餐对话、自我介绍、表达喜好等
- 多使用图片、句型结构图、生活情境短片,构建多模态输入与输出任务
- 引导学生使用词汇本、学习日志等方式追踪语言成长,结合 IB continuum 做语言可视化进展追踪
▶ 任务示例 Task Examples
主题 | 中文任务 | Task in English |
---|
饮食 | 编写三餐菜单并配图描述 | Create a 3-meal menu and describe it with visuals |
家庭 | 配图口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| Introduce your family members with a photo prompt |
旅行 | 写一张明信片给朋友介绍一次短途旅行 | Write a postcard describing a short trip |
▶ 中文教学特别注意事项
- 指导学生掌握基础词汇及常用句型搭配,如时间、日期、问路、爱好等
- 引导学生建立句式框架,如“我喜欢……因为……”、“我每天……,然后……”
- 口语评估重点在“语言清晰+信息相关性”,鼓励使用图片辅助表达
四、DP Language B(SL/HL)
▶ 课程目标 Aims
简体中文 | English |
---|
强化语言理解、表达与分析能力 | Strengthen comprehension, production and analysis skills |
批判性探讨文化内容和文本 | Critically engage with cultural content and text types |
在多种语境中准确表达复杂思想 | Express complex ideas in various contexts |
▶ 评估方式 Assessment Components
组件 | SL | HL |
---|
Paper 1 | 写作任务(如建议书/博客) | 相同,但需更复杂结构与逻辑 |
Paper 2 | 阅读与听力理解 | 阅读与听力,含更抽象文本 |
Individual Oral | 对比课程主题与文化文本 | 同上,加入文学文本或更深入文化视角 |
HL Essay | 无 | 分析指定文学作品的探讨性长文 |
▶ 教学任务建议 Teaching Notes
- 使用概念驱动型(concept-driven)任务设计:如围绕“身份”、“创新与科技”、“文化表达”等核心概念
- 建议使用多文本类型:社论、博客、采访、数据图、短片、新闻播报
- 引导学生做“跨文化对比+立场构建+文本分析”三位一体的语言产出任务
- 运用 IB Continuum 和 Global Context 追踪语言和文化理解能力的纵向发展
▶ 任务示例 Task Examples
主题 | 中文任务 | Task in English |
---|
饮食与文化 | 写一篇博客:饮食如何反映文化身份? | Write a blog: How does food reflect cultural identity? |
青年与社会 | 小组辩论:手机是否对青少年成长有害? | Group debate: Are smartphones harmful to youth? |
科技与创新 | 撰写一封公开信,反对某项技术的发展 | Write a public letter against a tech development |
▶ 中文教学特别注意事项
- 鼓励使用地道语言表达,如成语、俗语、谚语,提升语言丰富度
- 教授正式与非正式语体转化,例如书信、演讲稿、社交评论的语气差异
- 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结构逻辑(如并列、转折、因果等)以支撑高阶写作
- 鼓励跨文化视角探究(例如中西家庭结构、礼仪差异、身份认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