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碎的思考
思考每一个问题都会有一个契机。可能是和朋友交谈中的一句话,可能是看到的某篇文章,可能是一首歌,一个电影。今天谈谈一些观念。
始终觉得一生就是一场修炼。古人云:朝闻道夕可死。有人修炼好了,而有人一直在路上。而修炼无非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。
物质
能看到的,能摸到的,都是物质。例如眼前一晚面,一盆花。甚至窗外传来的汽笛声。没有这些物质,个体是不存在的。物质是整个精神的基础。
那么物质的修炼修炼什么呢?
私以为就是理财。
有人觉得100万多,有人觉得100少,有人觉得100万刚刚好。这都是个人能力的范围,超过这个范围都是有心无力。
精神
精神应该是物质的升华。由一篇文章想到的事情,由一部电影想到的事情。这些都是精神的产物。
有人偏激,有人固执,有人热情。这些都应该是由物质基础产生的。
三观不正,三观不合。这些也是人与人的区别吧。
那么精神修炼修炼什么呢?
大概就是正三观吧。
普通人
学生时代,常听到的教诲就是:不好好学习就会怎么样怎么样,只有好好学习才会出人头地。
现在回想起来,除了老师和父母的用心良苦,真的没有什么能留下的。
小学时候,我喜欢打电子游戏。无良媒体称呼那些是“电子海洛因”.我学习不好,贪玩,因为打游戏这个事情也没少挨打。可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也并没有成为他们口中的那些强盗土匪和小偷。
长大以后呢?
好好学习的人并没有多少人成为出人头地的人,好的成绩单除了父母炫耀意外并不觉得有多大的用处。反而在同龄人里混的相对好的,都不是那些成绩好的人,而是那些早早进入社会打拼,并且家庭有背景的人。
我们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,从小受教育要出人头地,却没一个人教你如何去做一个普通人。
常态
常态相对的应该是病态。或者是非常态。
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幸福美满,可哪家都有本难念的经。所以,幸福是非常态,不幸才是常态。
人人都希望自己万事如意,可一帆风顺的根本不存在啊。所以,一帆风顺是非常态,万事不如意才是常态。
越是光鲜的,背后越是腐败的。
暂无标签
评论功能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