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十一和买股票的关系
由双十一想到的
- 第一次听说双十一是在读大学的时候,同学说是光棍节。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,同学还给解释了一通,这才明白光棍节的由来。再后来阿里系就搞出了购物节,这是后话不提了。想谈谈通常大家是怎么购物的。
- 通常我在淘宝上买东西,都会比价(屌丝一直这样)。以前有个比价的网站,时间太久,也记不起来了。后来出的一淘网,大概意思就是对同一个商品进行价格的对比,从而这件商品的最优惠的价格。现在有了什么值得买这个网站了(过段时间再写分析张大妈的文章),这里直接给提供了最优惠的价格。
- 双十一买东西,我会列个购物清单,关注清单里的商品,下手的时候才不会“亏”。商家都知道双十一是去库存的好时机,而畅销抢手的商品都会提前悄悄下架了。
- 低价的东西你会发现根本就抢不到,想抢的时候不是网速不给力就是服务器在打屁。可是总是听到有人在双十一抢到了多么便宜的东西。真不知道这些人得花多大的精力在凌晨盯着电脑。
- 还有一些人,抱着囤货的心态来买东西。硬性消费,例如牙膏,大米,卫生纸。非典时期买的盐吃完了吗?囤积久了的大米会生虫过期,囤积久了的卫生纸会发霉变质生细菌。
看看这些,我发现双十一抢购东西和另一件事很像很像。
那就是买股票
通常买东西是这么个流程
- 确定买什么
- 看看自己有多少钱
- 货比三家
- 买你认为最优惠的那家。
这就是个完整的交易计划
- 选标的
- 资金管理
- 找价格便宜的
- 下单
最难的,也就是要花费最多精力的事情就是选标的和选最便宜的。这也是选股票的精髓所在。
对应上面的3,4,5条:
- 就算双十一过去了,还有元旦,还有新年,还有五一各种各样的中国的外国的节日,都会有新的促销。别在购物节凑热闹,人气火爆的市场充斥的最多的是泡沫。最好的介入时机是价格在低位时的冷清时候,涨上去人气火爆了反而是要清仓出货的节奏。
- 低价的股票总是抢不到,特别难买,要么反应慢半拍,要么板了。不过现在打新倒是不用占用资金了,只要坚持不懈,总能有机会的。选取相应的几支股票,放入自选股,不停的复盘,长时间观察其价格走势。这样交易的时候才不会被商家(庄家)先提价再打折50%的伎俩给坑了,更不会冲动,高处不胜寒。
- 会买东西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囤积货物,卫生纸之类的囤积3个月的足矣了。但是有些东西却可以一直屯下去,例如贵州茅台。别因为价格便宜,买了一堆,便宜东西买死人。理性消费,买东西同样适用于买股票。
最后,连续三年没有在双十一剁过手。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换来那么蝇头小利,不值。
图片是双11那天和白工去钓鱼时候拍的
评论功能已关闭